这家名为Tilera的公司本月推出的一款处理器产品震惊业界,其拥有100个内核。在芯片制造商纷纷通过增加内核数量来创造应用的今 天,Tilera创下了世界记录——要知道,大部分基于X86架构的芯片厂商目前只能制造出4到6核的芯片,英特尔最先进的CPU拥有8个内核,而AMD 推出的Magny Cours也只拥有12个内核。
Tilera的成立时间仅有5年,其创始人之一是麻省理工学院(MIT)教授阿南特·阿加瓦尔。由于这项在云计算技术方面的独特技术,使得该公 司可以在云计算时代与英特尔、AMD、IBM等巨头直面竞争,最近其为台湾地区广达公司开发的云计算系统就被戴尔公司大量采用。今年10月,Tilera 获得了广达的1000万美元投资。
打破常规的理由在于,他们采用了一种不同于X86架构的思维。近日,Tilera公司全球总裁兼CEO欧明德(Omid Tahernia)在上海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传统CPU是一维总线架构,当核的个数超过了8个或者16个的时候,会产生性能上巨大的瓶颈,而 Tilera基于两维的网状架构,把重点放在了核与核之间的通讯,这样的方式在提供高性能应用的同时也能大大节约功耗。
Tilera称,这款100核的产品性能是英特尔相关CPU产品的4倍,耗能却仅有其三分之一。
1000核也不稀奇
欧明德:现在市场对多核的需求越来越多,主要是因为单核处理能力不可能像以往那样不断地提升。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整个产业遵循摩尔定律,即 芯片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提升一倍。随着时间的推移,频率越来越快,运营指令不断提升,这让芯片设计越来越多碰到瓶颈, 特别是功耗的瓶颈,因此对多核的需求就越来越高。
“众多核”跟云计算相关。因为云计算时代对数据运算能力要求非常高,比如网络安全的防入侵管理,还有音视频的传输转换,计算量都非常大。在芯片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核心的问题是功耗。“众多核”可以很好解决这个问题,必然是一个趋势。
由于打破了摩尔定律的限制,这个数量可以不断向上,我们预计核的数量平均每两年会翻一倍,以后听到上千个内核的CPU也不稀奇。
一开始就把市场对准中国
2004年,我们引入了包括华登国际等在内的四家著名风投,台积电也是我们的策略投资人,目前我们已经进行了三轮融资,到2007年就正式推出了商用产品。近两年,我们的重点是建立品牌和提高客户接受度,目前在全球已经有37种语言的发布,这方面互联网帮了很大的忙。
欧明德:英特尔是一家很成功的公司,我们不希望引起太多他们的关注。需要强调的是,我们的技术来自MIT,有着16年的研发积累,目前拥有50 多项多核相关的世界专利。另外,在硅谷,高校和产业有着很紧密的联系,从研究到产业转化,再到获得商业成功,有着很成熟的经验。这让我们更有信心成功。
说到具体的竞争优势,作为小公司,我们在技术的先进性方面更有优势,而且更加灵活。首先,我们只专注细分领域的核心技术发展,不会进入到英特尔的传统PC市场去跟他们竞争。第二点更为重要,因为很多人不喜欢垄断,这让Tilera有机会得以发展。
目前我们25%-30%的利润来自中国。中国的OEM市场做得非常好,而且中国厂商有一个特点,就是在采纳新技术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这让我们 相信中国的客户能够很好地接纳Tilera的新技术。未来5年,随着云计算的发展,我想来自中国的利润百分比将会达到40%-45%。